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快讯 >
全球钢铁格局演变,钢材国际贸易新模式如何建立?

2024-06-05


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给钢铁行业的海外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5月16日,在于浙江杭州召开的2024(第三届)中国钢铁海外发展大会上,与会领导、专家围绕钢铁企业国际化发展、国际贸易格局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探讨钢铁行业走出去的发展前景。


与会嘉宾提出,近一段时间,全球钢铁行业格局发生新变化。首先,俄乌钢材出口供应减少,低价供给市场仅剩东南亚、中国市场,中东、欧洲地区钢材物流格局出现变化。其次,印度国内需求高速增长,完成从钢材净出口国向净进口国的转变。第三,传统高价地区欧美市场对价格拉动走弱,尤其是欧洲市场,具体表现为需求不足、补库力度小、持续时间短。

在此种形势下,钢企及贸易商进出口挑战与机遇并存,应因时而制、审慎决策,积极探索出契合新供求环境的钢材国际贸易模式。

钢材国际贸易呈现新趋势

“国际化对于我国钢铁行业至关重要。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化伴随着我国钢铁行业持续快速发展全过程。”钢协副会长夏农指出,钢铁行业始终立足于国内市场发展壮大,注重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提高钢材出口质量、优化钢材出口结构。

钢协统计数据显示,国内粗钢表观消费量占国内粗钢产量的比例长期保持在90%以上,近十年平均值为93%。2016年-2022年,我国钢材出口均价增长了2倍,国内外价差增长了10倍。

在国际化进程中,2013年是一个重要节点。自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钢材的国际贸易迎来巨大机遇,中国钢材出口量持续增加,2023年达到201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出口至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比例也在逐年提升。

“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我国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钢铁总量约1156.77万吨,占中国钢铁总出口的20.45%。而到了2023年,我国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的钢铁总量约为6960.9万吨,占中国钢铁总出口的77.12%。”上海钢联海外分析师李天歌表示,从区域结构来看,2023年中国钢材出口主要目的市场构成较稳定,排名略有变化。其中,越南取代韩国成为中国第一大出口目的市场,排名前十的目的市场中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占据九席,继续保持我国主要出口市场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我国对非传统目的市场——中东的出口量增幅明显。以土耳其为例,2022年,我国对土耳其钢材出口量为244.94万吨,同比增长35.49%;2023年出口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同比上升63.5%至400.56万吨。

谈到中国的高出口量,与会嘉宾认为,中国粗钢产量在全球的份额维持高位是出口量增长的基本条件,同时,国内需求的下行为钢材出口提供巨大动力。李天歌表示:“还有一项重要原因,即中国的资源价格优势明显。以热卷为例,2023年中国热卷出口价格较印度和黑海地区低65美元/吨~70美元/吨。”不过,夏农指出,“2023年主要由于国际市场等原因,出口价格有所下降,但也高于国内均价。”

根据世界钢协统计数据,受全球货币紧缩政策、地缘政治冲突等影响,2023年全球粗钢消费整体回落1920万吨,欧洲降幅尤为明显。相应地,国际间进出口贸易量也整体下降。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任竹倩分析表示,2023年,中国钢铁出口方面,西亚增幅领先,达61.8%;北美洲增幅为负,为-17%。

同时,近年来,在低碳转型趋势的推动下,国际贸易呈现新趋势。即作为中间产品的生铁的国际贸易量占产量的比重极低,而直接还原铁(DRI)用于国际贸易的比重逐年提高。“2023年达到9.4%,未来有望进一步提高。”世界钢铁协会副总干事、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钟绍良表示,“低碳正在重塑全球钢铁行业发展格局,包括国际贸易。”

钢材出口面临长短期挑战

目前,钢铁行业正处于一个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之中,钢铁企业海外发展也伴随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如地缘政策壁垒、全球碳关税和出口政策等。与会嘉宾从短期因素与长期因素两方面分析了目前的挑战。


短期来看,频繁的贸易摩擦或成为2024年出口的主要挑战。钢协一季度信息发布会透露,2023年我国遭受贸易救济原审调查4起,今年一季度已接到贸易救济原审调查5起,新兴市场及发展中经济体发起案件数量呈上升态势。品种结构成为“引燃”贸易摩擦的一项因素。

根据上海钢联统计数据,2023年,中国钢材各品种出口量均同比上涨,出口增量主要由热卷贡献,出口量高达2151.98万吨,同比增长86.1%。棒线材出口量为1088.18万吨,同比增长42.1%,其中三成为螺纹钢,出口量同比猛增145.7%。半成品出口同样表现良好,钢坯出口量高达327.92万吨,同比增长219.2%。在任竹倩看来,当下的钢坯出口增长其实是受国际形势的影响。“随着英国和欧盟对俄罗斯的制裁加强,俄罗斯钢坯出口受限较重,间接促进了中国及亚洲地区钢坯出口。”她分析道。

任竹倩同时指出,东盟在过去两年产能落地情况实际比较缓慢,但在2023-2024年,拟投产产能增至2500万吨左右。这些产能仍以高炉工艺生产长材产品为主,或将进一步巩固该地区半成品和长材的出口。

长期来看,欧盟提出的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将显著抑制国际钢铁贸易活动。

2026年,欧盟开始正式征收碳关税并逐步降低免费碳配额。“按照目前CBAM规则进行初步估算,我国钢铁行业出口成本增将加4%~6%,涉及到的CBAM证书费用每年为2亿美元~4亿美元。2034年免费碳配额完全取消后,中国对欧盟的出口成本将增加约49%。”任竹倩算了一笔成本账。

无独有偶,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还在计划推出各自的“CBAM”,WTO也计划将碳足迹纳入钢铁产品的国际贸易。“届时,全球钢铁生产成本的差距将日渐缩小,导致世界范围内的钢铁贸易活动显著放缓。中国综合成本处于全球低位,预计钢铁出口受影响程度最大。”任竹倩分析认为,目前来看,CBAM对我国板材出口影响最大。

上海钢联统计的贸易量数据显示,随着疫情影响逐渐消退,近3年我国出口欧盟的钢材总量保持稳定。2023年中国出口欧盟钢材约388.68万吨,占出口总量的4%。其中,2023年1-11月欧盟钢材进口量为2590万吨,同比下降12.3%。其中,长材进口量同比下降23.4%至652万吨,板材进口量同比下降7.8%至1938万吨。

在当前形势下,既要积极应对挑战,也要抢抓发展机遇。大环境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2024年5月份中发布了最新的预测,将2024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从2.9%上调至3.1%,将2025年的经济增长预期由3%提升至3.2%。同时,根据世界钢协2024年4月份的预测,2024年全球用钢需求将有所改善,同比增加1.7%,土耳其、印度、俄罗斯、德国2024年钢铁需求预计增长3.2%-8.2%。《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生效,也将对东盟地区钢材出口产生一定促进作用。

在具体国家层面,从GDP总量、钢材净进口量、人均表观消费量等角度分析,泰国、印尼等27个国家具有较强钢材消费潜力。“人均粗钢消费量100-400公斤的国家,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阶段,钢材消费潜力最大。”李天歌细数道,这些国家分别是沙特、葡萄牙、泰国、越南、马来西亚、越南、伊朗、新西兰、希腊、哈萨克斯坦、智利、阿根廷、秘鲁和埃及。此外,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对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的带动作用下(主要集中在大型基础设施领域),将助力建筑类钢材出口。

“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

在当前背景下,中国钢铁行业如何保持国际化定力,如何更好地在世界钢铁行业中贡献中国力量,探索出契合新的供求环境的生产、贸易模式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现在的环境,要求我们要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与会嘉宾从几方面提出应对当前国际贸易形势的建议。


第一,积极构建海外钢铁供应链,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目前,国内需求的挑战推动着钢材出口的动力进一步增强,很多钢企都设定了更高的出口目标。上海钢联联席董事长高波指出,除了抓住产品出口的贸易机会,钢企出海也应积极提升海外供应链能力,寻求成本更低的生产要素,提高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关于如何更好地构建海外钢铁供应链,杭州热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投中心副总经理章冬冬认为要在3方面发力。第一,应拓展业务覆盖区域。寻找有竞争力的低价供给资源(东南亚、中国沿海钢厂等),开发高价或者有增量的市场(美国以及印度市场等)。第二,应在聚焦传统经营品种的基础上,在产品纵深上更进一步,拓展马口铁、不锈钢、家电板、容器板、耐磨耐侯板、船板等方面的业务。第三,海外常规渠道利润或受到压缩,应拓宽服务,提高期现利润。

第二,认真应对CBAM等新型环境壁垒,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夏农指出,未来要积极促进各国低碳排放钢标准的互认采信。“在世贸组织统一钢铁标准原则和框架下,钢协将推动EPD平台和低碳排放钢标准的相互采信,相互认可,促进全球公平贸易。”夏农表示。

钟绍良建议,要把握住过渡期这个“仅报告”的阶段,建立完善的温室气体管理体系,完成碳排放数据盘查;积极、如实、适度申报;分析、评估、优化工艺流程,评估组织及价值链上现有的减排机会;CBAM暂未覆盖到的企业,应提前对自身的碳排放进行量化分析,摸清自身碳家底;制定相应的减碳策略,开展低碳产品的研究,为欧盟CBAM覆盖产品范围扩大、以及其它国家的CBAM做准备;积极参与即将纳入的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加强人才培养和体系建设。另外,从长远来看,中国钢铁企业还应加大创新研发投入,主动、积极融入国际组织,参与行业治理等。

第三,跟进国家进出口政策动态,提升国际竞争力。2023年12月21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宣布对部分钢铁产品税则子目做出调整,进一步明确了对我国“特殊钢铁品种”分类细化的趋势,将有助于实现钢材出口分类施策,有利于引导我国钢铁企业优化产品结构,促进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钢铁企业及贸易企业应及时跟踪国家进出口政策动态,对自身出口产品结构进行调整,着力提升我国高端钢材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有专家建议,我国出口钢材的品种应注重与当地市场品种形成差异化,为当地经济发展助力。同时,钢企和贸易公司也应在全球钢铁产业链上找准自身定位和特色,杜绝无序化竞争,规范出口行为。

第四,科学预测国际市场需求,有序推动国际化贸易。任竹倩认为,随着2023年欧盟公告继续“禁止”来自俄罗斯的成品钢,加之土耳其本地供应趋紧、出口减少,可能更多地促进中国对欧洲成品钢的直接出口。在海外需求尚可的情况下,我国钢坯出口未来仍有一定上升空间。

李天歌表示,中国钢企应牢牢抓住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契机,科学预测国际市场需求,同时警惕贸易摩擦相关风险。在美联储高利率政策和地缘政治形势日益紧张的背景下,预计2024年东盟地区(尤其是我国第一大出口目的市场越南)的钢铁需求仅会维持恢复性增长;北非等新兴市场的钢铁需求在2022-2023年大幅放缓后,预计将在今年加速增长,为我国钢材出口带来一定机遇。同时,尽管近年来我国对非传统目的市场中东的出口量增幅明显,但2024年或将面临不确定性,相关钢铁企业对此应有所准备。

新闻链接

5月16日,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指导,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冶金行业分会主办,杭州热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4(第三届)中国钢铁海外发展大会”于浙江杭州召开。

钢协副会长夏农、杭州热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总监蒋日忠、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联席董事长高波为大会致辞。会议由钢协副秘书长苏长永、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钢材事业群副总经理王霓主持。世界钢铁协会副总干事、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钟绍良,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李拥军,海华永泰(北京)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吴必轩,上海佰掮商务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杨九德,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任竹倩,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海外分析师李天歌,杭州热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投中心副总经理章冬冬,伦敦金属交易所助理副总裁林栢基分别作主题报告。

大会特别设置了圆桌对话环节,邀请了来自钢铁生产与贸易企业代表,就“2024年钢铁外贸机遇与挑战”进行探讨,深入剖析海外贸易壁垒对国内钢材出口的挑战以及企业在海外进出口业务现状与规划等行业热点话题。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钢材首席分析师汪建华主持该环节。

大会期间,中国宝武、沙钢国际等22家企业上榜“2023-2024年度中国钢铁出口优秀生产企业”名单,杭州热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昌富利(厦门)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上榜“2023-2024年度中国钢铁出口优秀贸易企业”名单。




下一篇:夏农:我国钢结构建筑是能够加快发展的朝阳产业
下一篇:夏农:我国钢结构建筑是能够加快发展的朝阳产业

首页 关于展会 展商中心 观众中心 同期活动 往届回顾 新闻中心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沪ICP备18014468号-4